青春因何動人?
這一期“硬核考研人”,
大成訪談了三位“二戰”研考上岸重慶大學、四川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的2024屆成大學子,
分享“二戰”上岸的經歷,
坦誠那些糾結與迷茫,
暗夜穿行后的成長和新生的欣喜。
或許,青春的另一個代名詞就是,
一往無前的勇氣,
百折不回的堅韌,
卷土重來未可知的少年意氣。

從左至右 車夢婷、吳美靜、張玉潔
車夢婷,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20級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初試360分,以初試、復試雙第1的成績考取四川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吳美靜:外國語學院2020級英語專業,初試分數399分,以初試、復試雙第2成績上岸國防科技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張玉潔,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20級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以初試402分排名第5、綜合排名第4的成績考取重慶大學電影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吳美靜在圖書館備考時每天的眼前之景
大成:為什么決定“二戰”?
車夢婷:第一次考研失敗后,我很長一段時間都處在消沉迷茫的狀態中。我是新聞中心記者團的記者,但是老師安排任務我不去做,團隊組織的畢業生歡送會我也不參加。可是面臨畢業,我必須考慮未來朝哪里走,工作?但我對讀研還抱有期待;“二戰”?川大文學390分的復試線又讓我畏懼不前。兩種想法反復拉扯,我意識到畏難便容易自困。答案在我寫畢業論文的過程中清晰起來:是的,我要挑戰!我的論文指導老師曾思會對我文章中偶然提到的一句話反復驗證考察,一字一句地閱讀修改,她耐心細致的引導,讓我得以窺見語言和文字的魅力,研究的過程就像破案一樣讓人興奮,她對我毫不吝嗇的夸獎也讓我重拾信心。我堅定地選擇考研川大漢語言文字學。
吳美靜:“一戰”的時候就有同學問我考不上怎么辦,我毫不猶豫的說“二戰”,讀研和考國防科技大學都是我的執念,我的愿望從未改變,所以“一戰”結果一出,我就投入了“二戰”的準備之中。
張玉潔:“一戰”我復試后落榜,只差臨門一腳的遺憾讓我在很長的時間里倍感消沉。家人朋友鼓勵我要向前,我知道自己首先要拒絕的就是“裹足不前”。當時臨近畢業,我開始將很大一部分精力轉向畢業論文,利用健身分泌多巴胺,找了一份新的實習,甚至還做約拍兼職……這種“重新社會化”的過程慢慢讓我走出考研失敗的陰影,我知道其實失敗也沒有那么可怕,但是電影學對我的吸引卻愈發強烈,我內心的聲音在撥開悲傷的迷霧后愈加清脆明朗,我要“二戰”!如果能夠繼續探索電影學,那再多試一次又有何妨?
大成:你“一戰”和“二戰”報考的院校和專業有改變嗎?
車夢婷:兩次考研我都選擇了四川大學,川大的中國語言文學專業是其傳統優勢學科,其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所以從我準備考研起,就一直把川大作為我的目標院校。
吳美靜:我都選擇了國防科技大學,但是校區不一樣,我更喜歡主校區的長沙校區,面積更大,也更側重于語言學方向的培養。“一戰”,因為我擔心自己準備不充分,選擇了調劑選擇更多的南京校區。但是經過“一戰”的準備之后,我想全力以赴,最終還是選擇了自己更喜歡的長沙校區。
張玉潔:我都選擇了重慶大學的美視電影學院。重慶大學的考題非常垂直電影學知識,雖然考題被打上“偏、難、怪”的標簽,但隨著學科改革,試題風格也逐漸平穩,我相信只要好好打基礎,我可以“上岸”。另一方面也看中它“985”的title,希望可以在自己喜歡的學術領域繼續深造。

吳美靜的書桌
大成:你覺得“二戰”最困難的是什么?你怎么克服的?
車夢婷:自律。“二戰”時我選擇在家備考,沒有在校時的學習氛圍,自己很難長時間專注于繁重的學習備考,我會控制不住地玩手機和睡懶覺。我需要足夠的精力學習,所以我保證了自己的睡眠時間,但是學習時我特意把手機放在另外一間屋子,讓自己心無旁騖地學習。
更難的是心理上的壓力,“二戰”比“一戰”的壓力大十倍不止。我常常失眠,還掉發,但也沒有更好地調節壓力的方法,就是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我在新聞中心記者團工作時采訪過很多考研上岸的學長學姐,在我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翻出曾經寫過的這些優秀學長學姐的文章。我看到上岸川大華西的王鵬學長為了節約時間,餓了就喝牛奶、我的同班同學謝嚴美櫻上岸北大,我會學習她的備考經驗……我想他們都能堅持下去,我為什么就不行呢?
吳美靜:最難的是心理上承受的壓力,越學我就越發現自己“一戰”所學的只是冰山一角,專業課的英國文學、美國文學等內容,相比于“一戰”題型和考察內容都有很大的變化,增加了很大的復習量,使我陷入自我懷疑。每當這時,我就自我暗示,告訴自己不能放棄,一定要堅持到最后一刻,或者通過聽音樂和與朋友聊天來短暫放松自己。
張玉潔:心態的調整和時間上的焦慮。每當看到網上曬出的考研人的超長學習時間,還有“一戰”已經成功拿到錄取通知書的“上岸”喜訊,我常常陷入自我懷疑——“我是不是我還不夠努力?”這種情緒讓我陷入內耗,我告訴自己不能這樣下去,我不再沉湎于自我感動式的“苦情學習”,但我也不屏蔽娛樂軟件,告訴自己“學習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在吃飯時也會看一些綜藝放松自己,按部就班學習每天的完成任務,告訴自己“堅持下去,做好現在的每一件事,我一定可以。”

張玉潔 一戰失利后朋友們的手作暖心鼓勵
大成:回顧“一戰”,你覺得失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車夢婷:“一戰”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自己錯誤的學習方法和懶散的學習態度。我還記得在看到真題的那一刻,我就傻眼了,一半以上都是基礎題,但是我并沒有幾道題會做,最終我提前了半個小時交卷。考試結束后,我的專業課老師問我考的怎么樣,我都羞于回答,這一刻我才明白了什么叫“悔恨”。
吳美靜:“一戰”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我開始備考太晚,又不能有效調節心態。我的專業備考內容多,四五月就應該開始一輪學習,我卻拖到了九月。開始備考后,又因為忙碌于論文和期末考試,無心考研,在做筆記和搜集資料時,又被“完美主義”所煩擾,一定要把每一份筆記寫得全面且精致,但卻忽略了漂亮的筆記進入不了大腦就只是寫滿英文的廢紙。備考前三個月,看著許多陌生的知識點,我既不愿意完全放棄又沒有勇氣拼盡全力繼續學習,每天在圖書館“假學習”進行自我麻痹。
張玉潔:剛開始的學習感覺非常艱澀,那些難懂的電影理論和龐雜的電影史切片常常讓人頭疼不已,家里人生病住院,導致我學習興致不高,效率低,第一年備考的每一天都讓我覺得倍感煎熬,自己心態也不夠平穩,即便初試的379分讓我成功進入了復試階段,但初試靠后的排名和頗有難度的復試題目還是讓我敗下陣來。
大成:“二戰”,你進行了哪些策略調整?
車夢婷:一是更加注重掌握基礎知識。川大文學的考察是超級大綜合,參考書目有十七八本甚至更多,考試不可能面面俱到,考試的重點也是基礎內容。所以我汲取“一戰”失敗的教訓,重點把握基礎知識,將各學科知識串聯起來,整合成一個體系,這樣在考場上即使遇到難以下手的題目時,也能串聯起相關內容,做到有話可寫。第二是把真題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川大真題復現率很高,所以我會根據真題,重點學習相應知識點。
吳美靜:我發現“一戰”的時候自己把考研想的太難了。我告訴自己,大部分題目不會做是因為自己沒有花足夠時間學習,而不是能力問題,再努力幾個月,自己一定可以!所以“二戰”的時候我更注重知識的理解,利用思維導圖搭建知識體系,不再執著于精美的筆記,而是靈活的記憶。
張玉潔:“一戰”時我的政治考了75分、英語83分,給我很大的信心,所以“二戰”我將重心放在了公共課之外的科目。英語學習,用“單詞+真題”的復習方式,一遍遍的記單詞,不斷重復鞏固上10遍,直至印象深刻。政治注重“背書+習題”,不斷進行知識點的梳理。“二戰”時我對待真題的態度也更加嚴謹,卡定時間做,精讀復盤每一篇文章。專業課的學習我也逐漸找到了自己的方法,“一戰”時我花了大量的時間看機構視頻學習。“二戰”我選擇自學,多看書和專業論文,綜合自己的學習情況,選定一本自認為最適合的資料背誦,其他的只作為延展和補充,后期還找學姐出題不斷的練題,然后再廣泛搜索論文,再把核心觀點列出來,形成自己的“拔高表述”,用更積極自主的思考取代死記硬背。

車夢婷 在圖書館背書的角落
大成:你有獨家的學習方法嗎?
車夢婷:如果一定要說,那應該是堅持和踏實。我是一個“P人”,有時制定的計劃并不能全部完成,常常頭一天晚上制定好計劃,第二天起床就會忘得一干二凈。不管是專業課還是公共課,我只是按部就班地學習,這一章節學完了就開始下一章節,不懂的知識就查資料查論文,直到搞懂。
吳美靜:我的專業課是三門自命題的考試,網上找不到相關的資料,我就通過小紅書,聯系認識的老師和朋友等渠道去找到去年參加考試的同學,借鑒他們的學習筆記,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解再寫一遍,加深印象,積累相關的學術習作表達,對核心內容進行歸納,理解后反復記憶。
張玉潔:”二戰”準備專業課,我轉換了復習策略,更加注重練題和思考,這極大的提升了我的復習效率。”二戰”心態上也讓自己不要那么焦慮,勞逸結合,相信自己的節奏,不陷入網絡上制造“時間焦慮”的陷阱,更加注重復習的效率。

張玉潔做過的真題
大成:你是如何準備復試的?
車夢婷:我從網上找上岸學長學姐們寫的經驗貼,向他們請教備考的方法。曾思老師給我推薦閱讀書目和學術論文,我通讀了兩三遍,對書中所舉的例子反復記憶。在輸入知識的同時,也結合專業課內容輸出自己的觀點。我反復模擬老師可能提問的知識點,在腦海中演練和老師的對話,但真正站在考官面前才發現大方自信很是重要。在講PPT緊張得喘不過氣時,我會停下來說,“老師,我太緊張了,我先喘一口氣。”老師們也會笑著點頭鼓勵我。
吳美靜:我的本科期間沒有很多的科研和競賽經歷,一開始我也擔心自己的學術背景不夠優秀,但我沒有放棄。在復試前,我把重點放在了基礎知識的理解上,對較為重要的基礎知識進行了全面復習,我告訴自己態度一定要真誠,在面試時,遇到不懂的內容我深呼吸之后,大大方方地表達自己的簡介,沒有競賽我就介紹自己得過的證書和獎學金,沒有科研我就介紹自己的社團活動和特長,我相信通過細心從容地這些,老師也可以了解到我們的優勢和性格。
張玉潔:我是一邊工作一邊備考,我相信自己有多線程處理事情的能力,所以一開始就沒想過辭職準備復試。白天上班,我會利用空閑時間看論文,整理觀點。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就默默練習自我介紹、英語問答等等。主干時間還是周末,周末我會把系統性的快速過初試知識點和自己的模擬面試搭子進行模擬問答,向學姐詢問復試建議。
大成:回憶一下,查詢到擬錄取結果的情景?
車夢婷:4月3號晚上9點多,我查到了錄取結果,初復試雙第一。那一刻我的手顫抖地拿不住手機,因為我沒想到我會那么幸運,我的初試成績是360分,放在去年是完全不夠看的,但是今年卻幸運地進入了復試并最終被錄取了。
吳美靜:復試后第四天早上,我查到自己以初復試雙第二的成績被“擬錄取”,但第一時間我卻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激動開心,當我把這個消息告訴家人朋友,他們臉上的笑容和欣喜讓我真切感受到了自己真的上岸了!那一瞬間,開心和激動才真正涌上心來。
張玉潔:查到初試成績的時候,我正在公司的工位上,淚水抑制不住地流下。但我也沒有興奮太久,因為知道接下來的每一步都不容易,但我內心總有一種確信感,接下來的每一步都會越來越好,我不再畏懼和未知一戰,走出自己的花路。
大成:這段“二戰”的經歷,你收獲了什么?
車夢婷:回看過去這一年,起初我的狀態十分不好,“一戰”的失利給我留下很大的陰影,但也正是這次失敗,讓我能夠全身心投入論文寫作,在論文寫作中明確了讀研的目標,與“一戰”懵懂迷茫的狀態相比,我有了明確的方向,我知道我要朝哪個方向奮斗。我想告訴學弟學妹們,或許現在有許多人和曾經的我一樣,在工作和讀研或者其他道路選擇中搖擺不定。但是命運會帶領我們走向正確的地方,我們要正視當下發生的一切,失敗了又怎么樣呢?這段經歷會成為我們寶貴的人生體驗,而不是彎路。
吳美靜:如果決定做什么事,一定要全力以赴。我想說,能為自己的夢想拼搏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不論最后結果如何,這都是一段寶貴的經歷。祝大家都能如愿以償。
張玉潔:也許是因為有了工作經歷,也許是因為壓抑后長舒了一口氣,也許只是因為長大了知道“其實沒有真正的岸”,所以上岸后的喜悅也夾雜著更為復雜的情緒。幾個月前我還在因為“一戰”的失利而懷疑自己,而幾個月后,我給了自己近乎兩年的時光一個最好的答復和安慰,“原來一切只是晚了一點”,我們都有屬于自己的節奏和篇章。其實,不必為考研賦予太多的意義,道阻且長。焦慮的反義詞是具體,所以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就好,人各有志,所歸不同,我們一定都可以成為幸福的人。

車夢婷的媽媽手寫的復試經驗
大成:整個考研過程中最想感謝的人是誰?
車夢婷:我的父母,他們沒有讀過幾天書,但是從不吝嗇對我的教育。知道我要“二戰”后,他們就始終站在我身后,為我掃清一切可能影響我學習的障礙。在我準備復試期間,我媽媽也在網上看考研博主的視頻,但是她不會轉發視頻,就把視頻中的內容一字一句抄在本子上發給我,叮囑我一定要認真閱讀。
考研這兩年,我得到了太多的幫助和包容。在我情緒消沉的時候,新聞中心幾位老師把我“抓”到辦公室談心寬慰。曾思老師向我講述她自己考研的故事,鼓勵我向前看。班主任高韜老師在我準備復試的時候叮囑我不到最后一刻千萬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松懈。我的朋友們充當我的情感樹洞,傾聽我的抱怨,安撫我的負面情緒,他們在看到合適的工作時也會推薦給我,我的一位學妹還調侃她自己“別人雞娃,我雞學姐。”
吳美靜:這一路陪伴我的人太多。朋友的精神鼓勵,家人的積極支持,學姐學姐的耐心解惑,學院老師的關心幫助,我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他們是我考研路上最大的動力。
張玉潔:我想謝謝我身邊所有人的包容和支持,“二戰”時不管是自己的心態還是狀態都不似從前那般好,當時我的家人、朋友、老師都會不斷鼓勵我,陪我聊天,給我信心,我想感謝所有陪伴過我的人。我就是藉著很多的愛才走到了這里,并且有勇氣更好地面對未來。同時我也想對自己說一聲謝謝,謝謝自己的堅定和勇敢,最后一步一步走到了岸上。
大成:你為什么想要考研?
車夢婷:“一戰”時,我其實沒有明確的目標,或許是想要提升學歷,或許是想要逃避工作,又或許只是隨波逐流。因為沒有方向,最終也導致了我的失敗。“二戰”是因為我的畢業論文的撰寫完成,在這個過程中我對語言和文字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會,我期待能在更加寬廣的環境中探索語言的新課題。所以這一次堅定地選擇了考研。
吳美靜:在我的家鄉山西考研氛圍似乎濃厚一些,認識的優秀的哥哥姐姐都會考研,小學起,我就想著以后要讀大學讀研究生,所以考研對我而言算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執念。
張玉潔:大學四年學習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我接觸到了“電影學”這個小眾方向,我不再滿足只是當一個“影迷”,我跟著學院老師學習了很多電影背后學理性知識。2023年初,我決定跨考電影學學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