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五年來,學校各基層黨組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學校工作大局,在學校黨委領導下,以實現“五高五強”黨建工作目標,以改革創新精神,抓關鍵、攻重點、破難點,全面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績,譜寫了學校黨建發展新篇章。在學校第八次黨代會即將召開之際,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推出“基層黨組織巡禮”系列綜述,全面展現五年來學校基層黨建工作經驗成效,旗幟鮮明將學校黨組織建設成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堅強戰斗堡壘。
服務師生守初心 E路先鋒勇擔當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黨委2020年7月成立以來,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要求,以“黨建引領有溫度、黨員奉獻有熱度、師生服務多維度”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學院內涵建設及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推動學院各項工作不斷實現新突破。
黨建引領創設良好發展環境。學院黨委堅持強化政治擔當,認真開展主題教育、黨員學習教育,健全黨組織決策運行機制、優化師生黨支部設置明確工作職責、規范黨員發展,強化班子隊伍建設明晰責任;堅持“立德樹人”,整合資源構建多渠道、多層次的師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持續著力增強為師生成長發展服務能力。堅持黨建與業務互融互促,“E路先鋒”黨建品牌及“E先生”文化育人品牌協同建設,有效發揮凝心聚力作用。四年來先后建立黨員活動室、教工小家、輔導員工作室;立項黨建相關項目及研究課題20余項;制作“電電講黨史”師生宣講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視頻20余期、利用VR技術助力思政教育等獲學習強國平臺報道;“電小站”黨員義務維修隊獲“四川省高校志愿服務項目大賽(實踐賽道)”銀獎、第六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四川省銅獎;“電小荷”黨員志愿服務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開展學業幫扶、疫情防控、困難救助及科普宣傳等志愿服務,累計時長超兩萬小時,26名教師獲學校疫情防控擔當作為先進團隊通報表彰;學院黨委、師生黨支部獲校級及以上優秀表彰5項;5名黨員獲校級及以上優秀黨員、先進黨務工作者表彰;連續四年均有青年博士遞交入黨申請書,新培養發展3名教師黨員。



引育并舉隊伍建設實現新突破。堅持人才興院,引育并舉。學院特聘新加坡工程院院士為學院名譽院長,五年引進高層次人才57名,內培博士2名,培養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1人、省優秀教師1人,市級優秀教師3人,全國易班優秀輔導員1人,校青年教學名師3人。現有98名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歷教師占比68%、高級職稱教師占比53%、40歲以下青年教師占比63%,較2020年分別增長24%、10%、22%。教師獲校級及以上教學競賽獎教師40余項(其中國家級獎項15項,省級獎項27項)。實施教師成長發展服務保障工程和年輕干部人才培養工程,1名教師入選國家留學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師出國研修項目;先后選派近10位青年博士在校內外管理崗位跟崗鍛煉,2名教師參加大運會志愿服務;4名教師入選學校優秀年輕干部人才遞進培養、9名教師獲推薦聘任到科級及以上干部崗位。
突出重點學科專業建設實現新突破。堅持學科、平臺、人才培養“三位一體”建設,以碩士學位點建設和博士點培育為抓手,以自動化、電子信息一級學科建設為重點優化學科結構,推動專業建設助力人才培養。先后新增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能源動力專業碩士學位點,下設三個領域,碩士學位點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并覆蓋學院所有專業,電子信息工程進入學校博士點培育計劃。2024年3個學科均上榜軟科最新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其中控制科學與工程(101-150),電力電子工程(301-400),能源科學與工程(301-400)。新增機器人工程專業,本科專業數增至5個;電子信息工程獲省級一流本科專業立項;五個專業均上榜2024年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其中電子信息工程為B+。
依托團隊科研創新實現新突破。堅持以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發展為導向,以優化崗位聘用及高水平科研團隊及平臺的培育為重點,注重發揮科研頭鷹的領航作用,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建立有組織科研工作機制,科研到校經費逐年遞增,2023年首次突破千萬并實現成倍數增長。國家自科基金立項8項(其中面上項目2項);立項省部級項目20余項;發表高水平論文100余篇,施開波研究員連續四年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連續三年入選“高被引學者”榜單,獲國際新科學發明研究獎。聯合電信五所建立四川省時頻同步系統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現省級科研平臺建設零的突破;聯合電子科技大學成立“教育部人機智能技術與系統工程研究中心成都大學分中心”;推動完成專利轉讓、技術合同登記等10余項,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新突破。

多措并舉人才培養實現新突破。堅持以工程教育認證為抓手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聚焦學風建設及綜合素養提升,健全“三全育人”體系。立項省級示范課程、教改項目、實驗教學教改項目等近10項,立項工信部專項改革項目5項、教育部產學協同育人20余項;四川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順利通過驗收;《模擬電子電路》課程獲批國家一流本科課程,實現國家級一流課程建設零的突破。與華為共建成都大學華為ICT學院;與通威太陽能合作組建“通威太陽能班”;新建本科生、研究生實習就業基地近百家;學科競賽獲省級及以上獎項350余項(其中國家級獎勵140余項);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教師科研項目,申請專利、軟著授權40余項,發表論文20余篇;學院2023級控制工程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SCI檢索期刊上發表論文2篇。
開放辦學合作交流實現新突破。堅持“五跑”拓展合作朋友圈。通過承接主辦高水平學術會議支持師生參與科研創新學術交流;與國內外高校、知名企業、成都市產業園區簽署產學研合作協議60余項;緊扣成都市發展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需求,拓展產業園區合作共建成都大學-湔江實驗室、成都大學一天惠云澤低空經濟聯合實驗室;聯合國內外高校立項建設四川省科技廳國際合作示范基地“智能康復系統感知與控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實現國際合作平臺建設零的突破。堅持高標準建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該專業招生錄取分數連續四年攀升,海外升學率18%。

未來,學院將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及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扎實推進教育改革、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三位一體”融合發展,為服務區域戰略發展需要、推動學校高質量建設貢獻應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