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五年來,學校各基層黨組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學校工作大局,在學校黨委領導下,以實現“五高五強”黨建工作目標,以改革創新精神,抓關鍵、攻重點、破難點,全面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績,譜寫了學校黨建發展新篇章。在學校第八次黨代會即將召開之際,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推出“基層黨組織巡禮”系列綜述,全面展現五年來學校基層黨建工作經驗成效,旗幟鮮明將學校黨組織建設成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堅強戰斗堡壘。


在藝術創新主戰場同向同行
音樂與舞蹈學院
音樂與舞蹈學院黨委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引導黨員干部牢記初心使命,強化責任擔當,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主題教育和學科專業建設、藝術人才培養緊密結合,以“文藝輕騎兵,美育急先鋒”為特色的音舞黨建品牌建設為引領,以高質量黨建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
大思政育人格局基本形成。自第七次黨代會以來,音樂與舞蹈學院注重在人才培養中培育深厚家國情懷,將非遺傳承融入藝術課程,堅持在課堂內外、校園文化實踐、社會服務、線上線下教學中,在藝術實踐和審美中,潤物無聲地厚植學生的家國情懷,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教育教學改革成效顯著,學生綜合素養大幅提升。這五年,音樂與舞蹈學院在SSCI和A&HCI等國際核心期刊發表教育教學改革的論文7篇,立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項,立項校級教改項目10項,其中重點項目1項,參與省級重大教改項目1項,參與省級一般教改項目1項,發表教改論文20余篇;學生應邀擔任四川省非遺保護中心的專家,應邀參演2023中央電視臺“中秋文藝晚會”、大運會的開村儀式及專場文藝晚會,應四川省民宗委邀請赴京參加國家民委主辦的“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開幕式并受到省委領導好評,參加中國舞蹈家協會主辦的“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工程”項目,赴鄉村進行美育支教,研究生年度發表論文近60篇,并在各類音樂比賽和論文(教案)征集評選活動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師生文化成果大量涌現。學院積極推動構建“三全育人”體系,強化學生理想信念,聚焦社會責任,廣泛組織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抗疫活動和社會實踐,以紅色文化教育增強思想引領力,獲得省、市級多項榮譽。學生團隊參與演出紅色音樂劇《紅梅花開》,被評為成都市暑期“三下鄉”優秀實踐團隊;在四川省大學生藝術節上,原創舞蹈《彝·火》和聲樂作品《依果古拉》獲省級一等獎;23名學生作為大運會志愿者參與場館管理和活動支持,展現了青年學子的責任擔當;學生團隊獲得“互聯網+”校級優秀獎2項、省級大學生創業訓練計劃立項1項。


高水平人才促高質量教學科研產出。為促進高水平人才集聚,構建教學、科研、人才一體化協同機制,學院聘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舞蹈與社會融合委員會主席尼古拉斯·羅威教授等高端外專,聘請了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教授,著名軍旅歌唱家郁鈞劍,國家一級演員姜麗娜、沈培藝等知名表演藝術家,立項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四川省普通高校創新實驗項目“AIGC人工智能+非遺音樂舞蹈創編實驗”項目,建立成都市科普基地“非遺舞蹈科普平臺”,形成高水平專家引領的教學科研團隊28個。

學院治理體系更加科學化、現代化。學院黨委以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為契機,全鏈條完善治理體系。學院黨委落實疫情防控第一責任,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根據學校統籌部署全力抓好師生疫情防控,切實完成好學校安排的防控任務。學院黨委委員及4個支部書記親率師生黨員參與到各地一線抗疫,全年擔任校內外志愿者達100余人次。在學校11.19全員集中抗疫中,學院黨委11人組成的抗疫專班進駐學校堅守學生宿舍20棟B(1-7),派出志愿者2人支援2棟,所負責樓棟無一人感染陽性,成為學校第一批解封樓棟。師生黨員1人獲學校抗疫先進個人、8人獲社區優秀志愿者,多人獲市文聯“最美抗疫舞者”、駐地街道辦和社區黨委頒發抗疫志愿者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