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五年來,學校各基層黨組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學校工作大局,在學校黨委領導下,以實現(xiàn)“五高五強”黨建工作目標,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抓關鍵、攻重點、破難點,全面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績,譜寫了學校黨建發(fā)展新篇章。在學校第八次黨代會即將召開之際,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推出“基層黨組織巡禮”系列綜述,全面展現(xiàn)五年來學校基層黨建工作經(jīng)驗成效,旗幟鮮明將學校黨組織建設成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堅強戰(zhàn)斗堡壘。
攻堅實干 開創(chuàng)管理高質量發(fā)展新格局
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
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以“做好建設、加強管理、提高服務”為指導思想,全面推進學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工作,為學校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提供有力支撐與保障。
建立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平臺。為管理好大型儀器設備,方便師生更好的使用設備,提高儀器設備使用率,學校建立了“成都大學實驗室與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管理平臺”,將40萬元以上大型儀器設備納入開放共享管理。制定了《成都大學大型精密貴重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管理辦法》和《成都大學大型精密貴重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收費標準》,通過網(wǎng)上預約使用大型儀器設備,提高了大型儀器設備使用率,增強大精儀器的自我造血能力。目前有104臺套大型儀器設備對校內(nèi)外進行開放。2023年至今,我校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已共計檢測樣品3214個,我校大型儀器設備開放運行共計33301.46小時。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取得了積極成效,為教學科研發(fā)展和社會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撐。

建立危化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為加強危化品管理,我校構建了覆蓋采購、申領、使用至廢棄物處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通過專項經(jīng)費支持,對危化品庫房進行升級,提升硬件設施水平,并建設信息化系統(tǒng)實現(xiàn)標準化、透明化管理。同時,加大對實驗室危險廢物的管理力度,建立標準化流程,確保危險廢物處理合規(guī),保障環(huán)境安全。


強化實驗室的環(huán)保管理體系。在環(huán)保管理方面,我校著力強化實驗室環(huán)保體系,根據(jù)已使用實驗室的環(huán)境狀況,加強廢氣、廢水處理項目建設。先后建設了多套實驗室污水處理系統(tǒng)和廢氣處理裝置,顯著改善實驗室環(huán)保條件,降低環(huán)境污染。此外,積極推進涉生化實驗室的環(huán)境影響評評價,為實驗室環(huán)保工作提供堅實保障,致力于創(chuàng)建綠色、可持續(xù)的實驗環(huán)境。
構建和優(yōu)化實驗室安全管理機制。在實驗室安全管理上,我校圍繞“安全育人,促進人才自主發(fā)展”理念,建立了校、院、實驗室三級聯(lián)動的精細化管理機制。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及多重責任原則,從多維度強化安全管理基礎,包括人才、經(jīng)費、硬件、軟件及研究支撐,形成六位一體的管理體系,確保實驗室安全。自第七次黨代會以來,實驗室無重大事故發(fā)生。
優(yōu)化配置,深化實驗室建設。在實驗室建設管理上,堅持“突出學科優(yōu)勢,合理調整布局,優(yōu)化資源配置,強化科學管理,提高投資效益”的基本原則,緊密圍繞一流專業(yè)、一流學科建設,加強實驗室建設的統(tǒng)籌規(guī)劃,近五年來累計投入經(jīng)費用于本科教學實驗室、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新增實驗室458間,實驗室總面積達51675平米,設備值增加1.06億,設備總值達2.49億,不斷改善實驗教學條件,為人才培養(yǎng)提供有利支撐。同時做好建設成效管理,確保實驗室建設有目標、有計劃、有落實、有成效。組織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開展省教育廳驗收工作并全部通過合格驗收,組織3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開展省教育廳驗收工作;同時強化績效考核,提高實驗室建設水平和成效。


強化實踐教學教師隊伍建設,促進資源共建共享。在實驗室隊伍建設上,配齊配強專職實驗人員,現(xiàn)有在崗實驗教輔人員共計104人,其中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72人,占比69%。加強業(yè)務培訓,優(yōu)化資源配置,提高管理水平。緊密圍繞以“學生為中心”的育人目標,通過智能化技術賦能,按照多元開放、分類管理的建設原則,持續(xù)推進實驗室開放共享,提升實驗室及設備利用率。年約有三萬人次進入開放實驗室。
規(guī)范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在設備管理方面,制定《成都大學實驗儀器設備管理辦法》,加強實驗儀器設備采購、驗收、使用、維修與報廢等工作。每年固定和專項經(jīng)費的投入用于設備的更新,管好實驗室設備,保證學校教學工作。從2020年到2024年,本科教學實驗室儀器設備從15477臺件15769.24萬元增加到23898臺件27667.53萬元,增長8421臺件11898.29萬元,增幅為54.41%。學校實驗條件得以提升。
全力保障大運會。為配合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會的召開,制定學校“校轉村”及大運會期間實驗室安全運行工作方案,部署并圓滿完成相關實驗物料校外轉存、一般化學品就地封存,危險化學品廢棄物轉運處置、實驗室封閉管理及組建26人團隊開展重點區(qū)域安全巡查等重點工作。圓滿及時完成相關實驗物料安全轉運回校,實現(xiàn)轉出、轉回零誤差,保障了新學期教學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部門的大運會保障工作得到了學校的肯定,被評為成都市大運會工作先進集體。
加快信息化建設,提升實驗室管理水平。為提升實驗室信息化管理水平。一是修訂實驗室低值耐用品管理辦法并OA上線實驗室低值耐用品上賬審批表,實現(xiàn)網(wǎng)上審批,規(guī)范和簡化實驗室低值耐用品管理流程。二是上線實驗室安全巡查管理平臺,導入實驗室和安全巡查督導專家信息后即可開展實驗室安全巡查信息化管理運行。三是完成實驗室的電子門牌安裝并投入使用,實現(xiàn)了實驗室的智能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