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五年來,學校各基層黨組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學校工作大局,在學校黨委領導下,以實現“五高五強”黨建工作目標,以改革創新精神,抓關鍵、攻重點、破難點,全面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績,譜寫了學校黨建發展新篇章。在學校第八次黨代會即將召開之際,黨委宣傳部(新聞中心)推出“基層黨組織巡禮”系列綜述,全面展現五年來學校基層黨建工作經驗成效,旗幟鮮明將學校黨組織建設成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堅強戰斗堡壘。
以美育人 向美而行 開創美育工作新篇章
美術與設計學院
五年來,美術與設計學院黨委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舉旗幟·聚人心·優環境”紅黃藍三原色黨建工作體系,將黨建工作深度融入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黨建活力轉化為發展動力、把黨建成效轉化為發展實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院事業全面發展。
堅持黨建引領。“舉旗幟·聚人心·優環境”紅黃藍三原色黨建工作體系建設成果獲中國教育報肯定性報道。成功完成市基層黨建工作創新項目1項,被認定為市級黨員教育基地和成都市教育系統微黨校中心校現場教學點建設單位。建有四川省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和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名師工作室”。傳統工藝研究黨支部入選全國“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百人百圖”特色黨建品牌的多項活動被學習強國、人民網等權威媒體報道。


堅持人心凝聚。在全面加強黨建工作的框架內,結合年齡、專業、支撐、業務素養等因素,精心配備和優化學院領導班子;強化黨支部建設,遵循將黨支部建立在學科之上的理念,組建師生混合型黨支部,基本實現了雙帶頭人制度的全面覆蓋。不斷改善師資隊伍的結構,成功吸引了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的23位博士加入學院,完成了對特聘院長范揚、學術院長黃宗賢、首席專家魯曉波、名譽院長王明遠、名譽院長許燎源、特聘教授(雙寶文化中心主任)薛康、特聘教授王躍奎等人的聘任工作。結合實際工作,打造了“傳承、連接、尋美”為主題的黨外專家工作室群落,統戰工作實踐連續獲得成都市統戰實踐創新成果獎,并入選全省高校統戰工作品牌和成都市黨外知識分子引領平臺建設項目。

堅持環境提升。不斷完善學院制度體系,不斷優化和完善學院的制度體系,加強學院文化建設,提升環境質量,為師生提供強有力的創業和工作支持。充分利用大運空間,美術館的面積從不到400平方米擴大到7800平方米;實驗設備的數量實現了近三倍的增長;引進了高精度的3D掃描儀、先進的模型加工設備以及交互式實驗裝置等尖端技術設備;新建了綜合材料藝術美育浸潤、人工智能數字媒體藝術、環境藝術數字模型設計與制作等實驗室,數智藝術實驗室群落已基本形成。

奮進5年,學院學科建設、教學質量、人才培養、科研產出、社會服務均取得階段性成果。
學科建設上層次。2022年設計學獲得一級碩士學位授予權,學院成為省內高校少有的既有專碩又有學碩的藝術類學院,2023年設計學獲批“四川省貢嘎計劃一流學科”。獲批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1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2023年軟科排名專業評級A級,位居全國排名第74,四川省第2。
教學改革有成效。立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共10項四川省高等學校創新性實驗項目1項,省級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1項,四川省現代產業學院1項,國家級省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4項;建設省級一流課程3門,校級一流課程7門;省級1門,校級課程思政3門;省級教改項目6門,校級教改17項;立項校級教材6項,校級專創融合課程6項,獲省級及以上科學研究成果獎勵1項。榮獲省級教學創新大賽三等獎1項,校級名師1名。

人才培養有亮點。本科生在學科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勵66項,省部級獎勵537項;研究生獲得學科競賽國家級獎勵231項,省部級獎勵1062項。2名學生成功進入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悉尼大學攻讀碩士,海外升博9人,國內升博1人。社會實踐項目榮獲全國大學生百強暑期實踐團隊優秀實踐團隊、教育部“根生沃土重點實踐項目”等榮譽,獲得四川省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銀獎;“就業創業團支部”榮獲全國活力團支部、四川省活力團支部稱號。12名同學獲評大運會優秀志愿者。
科研服務出成果。教師立項國家藝術基金7項,省部級項目30項。指導研究生獲得學科競賽國家級獎勵231項,省部級獎勵1062項。建設有國家級藝術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實踐教育基地6個,市級平臺4個。成功立項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四川省傳統工藝與 AIGC 融合創新重點實驗室;獲批四川省教育廳首批創新實驗項目“AIGC人工智能生成技術創新實驗室”;作為全省唯一一個藝術類學科,立項四川省教育廳“數字創意現代時尚產業學院”。
地方服務顯特色。教師團隊先后完成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火炬、獎牌綬帶、官方體育圖標、特許商品、大運村氛圍營造、大運會博物館展陳等十余項重要設計項目。完成2024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吉祥物及系列漫畫表情包設計。完成成都新“十二月市”、金鐘獎公園標識設計,打造成都寬窄巷子“寬徑”文化藝術主題街區等。美術館平均每年舉辦各類型藝術展覽超過15場,舉辦社會公教活動超過3次,年均接待社會觀摩人數上萬人次。AI藝術項目已落地20余個,其中包括“擊鼓說唱俑”“AI小鎮皮影交互”等服務成都的項目。

未來,學院將在高質量黨建工作的引領下,不斷提升學科建設水平,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推動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大力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一個特色鮮明、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美術與設計學院。